
配资平台查查网
云浮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
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,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,继承紧紧依靠群众、广泛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。近年来,云浮罗定市深入挖掘、传承长岗坡工作作风,做好活化利用工作。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在接受《南方》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,将持续擦亮“中国长岗坡”红色名片,引领罗定人民奋力书写纵深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、全面振兴罗定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。

壮丽的长岗坡渡槽。刘烁 摄
赓续红色血脉,传承精神丰碑
《南方》杂志:为传承长岗坡工作作风,罗定做了哪些具体工作?
罗永雄:近年来,在省委、云浮市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,我们多措并举、推动传承。一是深挖精神内核。以渡槽建设史实为依托,联合多方力量挖掘提炼出“牢记宗旨、无私奉献”的为民精神、“敢为人先、攻坚克难”的担当精神、“求真务实、艰苦奋斗”的实干精神,这些精神成为激励罗定人民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。二是打造育人载体。长岗坡渡槽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。罗定打造“长岗坡 党旗红”党建品牌,高标准建成党员教育基地,组织超30万人次党员接受现场教育,并将工作作风融入党员培训核心课程。同时,推动工作作风“进校园、进课堂、进教案”,通过多种活动培养青少年坚毅品格,引导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。三是讲好红色故事。出版纪实文学《中国长岗坡》,创作专题片《长岗坡纪事》和《永远的长岗坡》、粤剧《长岗坡》、微电影《根》,邀请艺术家联合创作音乐微电影《罗定一家人》、微短剧《情系长岗坡》等本土影视作品,并通过“送戏下乡”活动让作品深入基层,生动再现当年建设场景,使长岗坡工作作风家喻户晓。

长岗坡纪念馆。供图:云浮市委宣传部
融合“红旅动能”,发展“美丽经济”

游客到长岗坡游玩。中共云浮市委乡村振兴办供图
《南方》杂志:罗定在融合红色旅游与经济发展上有哪些成效?
罗永雄:我们多管齐下,推动融合发展。一是突出以点带面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以长岗坡渡槽所在的罗平镇为核心区域,辐射带动罗定东南片区发展,培育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村,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与乡村振兴示范带。全市建成美丽乡村风貌带和精品带120多公里、碧道50公里,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万多亩,打造1.4万多个生态小板块,乡村实现综合提升。二是突出以文塑旅,深入做好活化利用文章。立足长岗坡渡槽优势,加强协作,引进龙头企业,打造长岗坡文化休闲旅游区,串联周边的云桂山公园、金银湖水库,建成多项旅游设施,该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在景区的带动下,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227.71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24.21亿元,同比增长23%;罗平镇双莲村村级集体收入达26万元。三是突出农旅融合,打造绿色发展示范样板。以长岗坡渡槽为牵引,推进罗定盆地灌区建设和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示范区建设,改善水利灌溉条件,推动农业增收。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示范效应和长岗坡品牌效应,做大做强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。
继承优良传统,汲取奋进力量

位于罗定罗平镇的长岗坡牌坊。中共云浮市委乡村振兴办供图
《南方》杂志: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罗定实践中,如何从长岗坡工作作风中汲取力量,推动罗定现代化建设不断打开新局面?
罗永雄:当前,罗定获批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,城区“一江三组团”加快扩容提质,深南高铁罗定段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,“一园三片区”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,电子信息等优势特色产业聚链成群,还培育出粤东西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微容电子,多个民生项目建成投入,发展动能充足,城市宜居宜业。今年是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之年,罗定大力传承弘扬长岗坡工作作风,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,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,多次发起“万人大会战”,形成上下联动局面。一个月内完成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近9万处,拆除危废旧房等1.65万处、面积150万平方米,深入实施“一环线、一通道、两片区”风貌提升行动,推动城乡风貌向“全域美、长久净”蝶变。精神如炬,映照前路;活水长流,润泽时代。接下来,罗定将继续以长岗坡工作作风为引领,在乡村振兴、产业升级、文旅融合等领域深耕,在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云浮新篇章中奋勇争先,为奋进第二个“云浮30年”作出应有贡献。

扫码阅读《红色长岗坡》增刊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许俊仟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陈冰青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石静莹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
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